检验成“赚钱大户”
在进行绿茶代尿实验时,南方周末记者在江苏某三甲医院门诊化验室门口,看到贴出的“月产值表”。所谓“产值”,指的是该化验室完成的检验项目收费总额。将“产值表”贴在门口,意在督促科室人员积极完成“指标”。
广州军区联勤部原研究员、医院管理专家阎惠中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以前检验科在医院内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科室,然而现在却成为医院的“赚钱大户”。为了创收,病人本来只需要做一两项化验,医院会让做一个“全套”。另外检验的定价较高、收费也比较混乱。
南方周末记者日前通过医生朋友介绍,在北京某著名医院做了项尿常规检查。尽管明确告知医生仅作尿常规检查,但拿单子到交费处时,却被要求付费三百多元。南方周末记者提出疑议之后,一项近二百元的尿蛋白检查被取消,但仍需交126元。原来,除了26元的尿常规检测(包括6元一份的尿十项检查和20元一项的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检测,北京一些医院通常将两者合并为尿常规检测收费),还另收了一笔“检查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检查费”只有在做细菌培养时才可收取,本身不是尿常规检查内容。
上海某中医院一位主任医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早在多年前,该医院检验科为了鼓励其他科室开单,就曾以“奖金”的名义给门诊医生发提成。久而久之,门诊医生就养成了习惯,连基本的查体都不做就开出化验单。
检验本身除了可以为医院赚钱,还可以充当鱼饵用来“钓鱼”。西南某市二级医院的一位副主任医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大概十年前,她所在的医院曾将门诊科室承包出去,成为性病专科,结果来检查化验的人几乎都能查出性病来。有个病人产生了怀疑,曾故意用茶水和婴儿尿分别作检查,结果也查出了性病。
而检验圈早就有这样的传闻:有的医院为了提高“阳性率”以留住病人,会故意修改检测仪上的相关数据,使其变得异常敏感。
郑幼卿在卫生监督执法中一直面临一个困惑:检验人员的不良行为存在法律空白。与临床医生不同,多数检验师在执业中不需要“两证”(执业医师资格证与执业医师证),因此也不受执业医师法的约束。据郑幼卿介绍,她在执法中曾发现有医院雇用假检验人员出报告单,但却束手无策。
《焦点访谈》那期节目旨在揭露民营医院的医疗欺诈。然而随着“绿茶发炎”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节目中披露的医院科室承包等违法现象却淡出人们视线。
中新社浙江分社社长王旻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年该社本来打算就“茶水发炎”做系列报道,但没想到第一篇报道刊发之后,各方非议滚滚而来。压力之下,后续报道也没能做下去。
[本文共有 4 页,当前是第 4 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