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爱美女 这个帅哥却爱他——同性恋案例
案例:
李某,男性,38岁,大学教师。他性格内向,敏感,容易焦虑,缺乏主见。
李某小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上学时才回到爸妈身边。高二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对女生毫无兴趣,但却喜欢班里一个挺帅的男生。两人的关系很好,几乎是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在大学期间,李某喜欢班里的一个男生,还与他发生过性关系。毕业工作后,李某一直没有正常谈恋爱,母亲及朋友多次给其介绍女友,但他都拒绝或应付了事。后李某迫于家庭压力,结了婚,可在与妻子恋爱期间,除了拉手,甚至都没有接过吻。婚后与妻子的第一次性爱,他感觉到的是一种灵与肉分离的痛苦感觉。他不喜欢女人,但是没有办法,他尝试着自己克服,却没有成功。他实在忍受不下去,觉得这样下去对不起妻子,也对不起自己,结婚一年多,他终于以性格不合提出了离婚。
案例分析:
1什么是同性恋呢?
同性恋是指性爱指向同性,可伴有或不伴有性行为;对异性可毫无性兴趣,也可有减弱的性爱倾向和正常的性行为。自然界中,许多动物之间也有同性性活动,但以此作为唯一性活动方式的仅见于人类。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同性恋的表现程度可有所不同,有些只是纯精神性的,主要是思想和情感上的依恋,并无肉体上的接触。
2.同性恋是精神疾病吗?
同性恋的诊断、处理及治疗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中世纪,欧洲教会和一些国家制定了多种惩处同性恋者的法律,其中包括长期监禁和苦役,甚至将同性恋者用火刑、绞刑等方法处死。较长一段时间,同性恋被认为是病,在道德上也被大众所鄙视。随着社会及医学研究的发展,人们的看法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对于同性恋也从最早认为是犯罪过渡到非罪,从非罪再过渡到非病。目前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同性恋者甚至可以进行同居注册。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同性恋是少数人的自然现象,并不再将其列为性心理障碍。两个运用最广泛的国际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方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都不再将同性恋本身包括在精神疾病分类单位中。所以,现在同性恋又称为同性爱。我国在1997年才真正地将同性恋行为非刑事化,2001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不再笼统地把同性恋认定为“精神障碍”,仅在个体对自身性取向的认同或适应不良时才将其认定为存在心理障碍。
3.所有的同性恋都是真正的同性恋吗?
临床上同性恋主要分三大类:真性同性恋、双性恋和假性同性恋。
真性同性恋对异性基本毫无兴趣,既有生理性别异化倾向,又有心理性别异化倾向。真性同性恋的异化性心理特征是明显的,只对同性有性兴趣和从同性中获取性满足,对异性无兴趣甚至厌恶。约4%~5%的人终身偏好同性性行为。其中,素质性同性恋是由遗传等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真性同性恋。与性染色体、性激素、大脑发育异常等有关。这一类人自幼年起即可有所表现,如喜穿异性服装、言谈举止如同异性等。
4.什么是假性同性恋?
假性同性恋包括权宜性(境遇性)同性恋和“边缘性同性恋”,这类同性恋是最不稳定的。
权宜性(境遇性)同性恋指在缺少异性的环境里(如远洋轮船、寄宿学校、监狱)发生的同性性行为及性吸引。一旦当事人脱离了这种环境,他们就会把兴趣转向异性。假性同性恋者基本上属于由环境和教育造成的,当他们的性角色观念得到矫治,缺乏异性的环境得到改善,或社会对同性恋的否定态度加强时,便很快自己转变。
5.什么是“边缘同性恋者”?
“边缘同性恋者”指当人被情感与寂寞、欲望与焦虑所困惑,急欲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来摆脱感情孤独而进入同性恋状态的同性恋者。这一类的同性恋主要以青春期学生为主。进入青春期后,一些青少年体内性的驱动和对爱渴求的本能驱使他们躁动不安,又由于性格敏感、叛逆,或加之恋爱失败、性意识的觉醒、躯体内性欲望的强烈冲动及其随之而来的生理和心理的种种反应,使他们手足无措。很多人在压抑原始冲动而又没办法让其升华时,只有选择同性恋的生活方式,彼此跨越了友情,出现互相拥抱、接吻、触摸,最后模仿同性恋的性交行为,来满足彼此爱与被爱的躯体、生理、心理的需求。
6.同性恋是怎么进行性行为的?
同性恋行为中,一般来说只有一个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另外一个是异性恋。在男性同性恋行为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常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在女性同性恋行为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常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如果双方均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在性行为中,会轮流更换主动位置,而在心理上他们都认定自己处于自己所希望的地位。
多数同性恋之间有具体的性行为。在男性同性恋性行为中,有口—阴茎接触、互相手淫及肛门性交等形式。女性同性恋性行为有相互手淫、口—外生殖器接触、爱抚与抚摩乳房等。另外女性同性恋性行为还有通过全身相互紧贴,相互摩擦或抵压外生殖器,或以手持自慰器、假阴茎或在阴部位置安装假阴茎插入对方阴道等方法进行性交。男同性恋关系一般没有女同性恋关系长。男性同性恋者性冲动也较异性恋者更为强烈,性伴侣的数目也较多,甚至会在公共厕所、公共浴池、公园偏僻处与素不相识的人进行性活动,是性病及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人群。女同性恋者之间注重感情交流,性伴侣数量很少,关系十分密切,感情真实、深厚而持久。
7.同性恋需要治疗吗?
目前国际观点并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只是性指向的不同形式之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同性婚姻合法化。因此,一般来说,同性恋不需要进行与精神科疾病相关的治疗。真性同性恋一般从幼年起即出现一些迹象,到青春期后性爱倾向明朗化,他们对同性开始感兴趣,有爱慕之心。同性恋者对待同性伴侣情投意合,甚至欲建立“家庭”。因此,一旦当伴侣离开,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悲哀和痛苦,有的因此产生抑郁反应,甚至自杀。
在我国,受传统文化影响,同性恋并不被接受。一些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同性恋倾向后反应激烈,易与孩子发生冲突,而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另外,某些人的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及内心痛苦,或因无法被家长及社会接受等其他各种原因,造成心理痛苦、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时,可以进行心理治疗,以缓解心理的痛楚。
(艾明)
TAG: 同性恋,案例,同性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