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如何防范精神疾病患者自杀?
案例:
某患者,女性,24岁,离异。一年前因夫妻关系不和离异,离异后经常感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生活也很懒散,睡眠差,不想外出工作及活动,一直在家中休养。患者是张国荣的影迷,最近1个月她反复观看张国荣所演《霸王别姬》最后一幕—虞姬在楚霸王面前用剑自刎桥段。想到近段时间前夫再婚,心情悲伤,经常在家人面前述说“生不如死”,把钱财交与父母保管,近半月把所养宠物赠予朋友,上网查找自杀相关问题。家属以为患者只是心情不好,未引起重视。今日上午患者父母外出,患者独自一人在厨房切菜时,又想起之前的种种不快,逐用菜刀割脖自杀,被正好回家的父母发现,送往急诊科抢救恢复后,入精神科治疗。
案例分析:
1.患者有哪些自杀的征兆呢?
本案例的患者情绪悲观、兴趣下降、言语上有“生不如死”的表述;行为上处理财务、送出宠物、上网查找自杀方式等,都是自杀的征兆。
2.家属如何预防患者自杀呢?
首先,家属应学会识破患者自杀前的蛛丝马迹,重视患者流露的自杀征兆,收捡家里的危险物品,如刀子、绳子、药品,安装防护门窗防止患者跳楼。其次,当患者出现自杀征兆时,家属应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倾听患者的感受,鼓励他的每一次进步,让他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发生类似案例中的情景时,请及时尽早就医,寻求精神科专业人士的帮助。
3.人为什么会自杀呢?
自杀是有心理疾病患者家庭在生活中难以面对和害怕谈论的话题。这些家庭常常在自杀行为发生后才悔不当初,所在家庭的家庭成员内心痛苦不堪,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甚至互相指责、埋怨,让事态更加恶化。但是为什么患者要选择自杀呢?
大部分患者的自杀与其心理健康问题、神经精神疾病、恶性躯体疾病、突发性应激事件等有关。当这些因素超过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时,就会使当事人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进而发生自杀行为。
4.人自杀前有哪些征兆呢?
通常,个体在实施自杀行为前有一些信号表现出来。家属应学会解读危险信号。
(1)言语信号:患者自杀前常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活着没意思,我是家庭里的负担,不想这样痛苦地活下去了”“我死了你们会过得更好,你们不理解我内心的苦楚”“请帮我照顾好子女、父母”等。
(2)情绪信号:患者出现悲观抑郁情绪,面对事情感到绝望、焦虑,感到无助、无望、无价值感,内心孤独、寂寞、悲伤、自责、自觉有罪恶感等。
(3)行为信号:整理自己的财务,将账户密码信息等告诉家人,无征兆地交接工作,和家人朋友一一告别,甚至交代后事,常常上网查找自杀的方式,加入网上邀约自杀的群体等。
(4)生理信号:食欲、性欲减退,手心出汗,尿意频繁,自觉心慌不适,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常常感到疲倦不堪,早醒、失眠等睡眠障碍。
5.常见的自杀方式和工具有哪些呢?
(1)常见的自杀方式:自缢、服毒、割腕、跳楼开煤气、烧炭、触电等。
(2)常见的自杀工具:绳子、刀子、剪刀、玻璃陶瓷制品、金属制品、毒麻药品、老鼠药、农药及除草剂等。
6.有哪些方式可以阻止自杀的发生呢?
(1)耐心地倾听及主动的关心:有自杀想法的人常处于被动、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的状态。这时需要亲友主动关心他们,耐心地倾听,让他们倾诉自己的感受,表露自己的情感。
(2)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如果家属已经发现了患者有自杀想法,一定要充分重视,立即带患者去看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专业人员会帮助他更好地应对和积极处理消极情绪。
(3)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表扬他们每一次的改变和进步,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鼓励和认可,对于有自杀想法的他们是很有用的。
(4)参与他们的世界:处于消极自杀想法下的患者,常常怕“麻烦”朋友家人,封闭自己,不去参加任何活动,没有任何的爱好,反而使他们越发地感到孤独。此时家属应该主动加入到他们的生活中,邀请他们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邀请他们到朋友家做客,和自己一起做家务、劳动,并适时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有成就感。
作者简介:尚雅楠,护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护理组组长,重庆市首批精神专科护士,三级公共营养师从事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本专科自考教学工作,护理临床实习主带教老师擅长精神学科专科护理、心理护理、护生培养等。
TAG: 精神疾病,自杀,案例,精神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