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2源自:本站作者:浪漫重庆阅读(319)
重庆驴友群新华社重庆10月14日电题:重庆綦江:守住红色的根 挖掘绿“金矿”
新华社记者谷训
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有一座红军桥横跨于山间河流上,青瓦、木梁、石基,历经岁月,坚实依然。这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风雨廊桥,因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而得名,历经烽烟岁月直到今天,见证了石壕人把“高远冷穷”的革命老区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的新征程。
就在距离红军桥不远的石壕镇万隆村,入秋后的花坝度假区依然繁花似锦。这里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曾经的高山无人区,现在成了驴友徒步和露营的天堂。走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追忆81年前红军长征过石壕的情景,石壕镇人大主席赵娅梅不禁感慨,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照耀今人,山乡才会有此巨变。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川军大部队随时可能从川南逼近,威胁遵义。1月15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团进重庆驴友群驻綦江羊角乡,监视驻扎于渝黔边境的川军。就在国民党军队仓皇应对之际,中国共产党于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由周恩来等率领的红一军团从贵州松坎进占綦江石壕,作佯攻重庆之势,牵制川军兵力,然后迅速转道赤水,为四渡赤水制造了宝贵战机。
当年,红一军团便是跨过这座风雨廊桥进驻石壕的。“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石壕的百姓十分怀念这支纪律严明、爱民如子的革命军队,便把红军经过的这座桥命名为“红军桥”,还创作了歌颂红军的民谣,传唱至今。
对于那段历史,年青一代的石壕人只能从歌谣和故事里追寻些许片段,但对红军的真挚感情和红军播下的革命精神却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在广东打工的时候,重庆驴友群我跟别人介绍我的老家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总是很骄傲。”33岁的李建平说:“红军当年那么艰苦都能胜利,我们只要肯动脑筋、肯吃苦,家乡一定能够脱贫致富。”在外漂泊多年,打工收入却仅够糊口,2013年,李建平夫妻俩决定回老家石壕创业。
利用高山地区的自然条件,李建平搞起了山羊养殖。第一年过冬缺钱买饲料,政府的5万元补贴解了燃眉之急。2015年,乘着万隆村实施旅游脱贫的东风,李建平又种起了糯玉米和蔬菜,既为游客提供采摘体验服务,又向重庆主城区供应高山绿色蔬菜,玉米秸秆还可制成青储饲料,供羊群过冬。
经过3年奋斗,李建平的家庭农场逐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带动周边十几户村民,让他们来农场打工挣钱。
“确立了旅游脱贫的发展思路,老百姓可走的路子就多了。”赵娅梅说,公路和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起来后,村民们围绕着乡村旅游从事接待服务和种植养殖,万隆村如期脱贫。
家乡掘出了绿色“金矿”,像李建平一样结束打工生涯的村民越来越多,开农家乐、建家庭农场、到景区谋职……回乡发展也有多样选择。当被问到现在与打工那些年最大的区别时,李建平的回答不是相差七八倍的经济收入,而是家人团聚,生活幸福。“守住红色的根,我相信我们石壕人的生活一定是越过越好。”
欢迎分享转载→ http://qq023.com/luxing/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