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持续几年,一直好不了,你就要注意了!
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有疑问:
我的抑郁症一直好不了,持续两三年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摆脱抑郁症,越早接受正规治疗,效果越好。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够充分,病情就会拖得很久,这时候抑郁症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抑郁症了,而会变成慢性抑郁症。
01
持续性抑郁障碍
慢性抑郁症也叫持续性抑郁障碍,《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DSM-5)对 " 抑郁障碍 " 进行了扩充,加入了新的诊断类型,持续性抑郁障碍就是其中的一种。

持续性抑郁障碍是一种持续、长期的抑郁症,成人患者在大部分时间内会有心境低落,并且症状持续存在至少 2 年以上,即便一些患者会短暂摆脱丧的情绪,但这种症状的缓解通常不会超过 2 个月。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情绪可能变得敏感且持续时间至少 1 年。
诊断特征包括:
1. 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存在抑郁情绪,存在抑郁的天数比无抑郁存在的天数更多;
2. 这种状态在成人中持续至少 2 年,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持续至少 1 年;
3. 符合食欲紊乱、睡眠紊乱、精力不足和(或)疲劳、自卑感、注意力和(或)决策力差以及绝望这 6 条症状中 2 条以上的症状。
02
抑郁症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1
抑郁症的持续时间与残余症状的程度和频率存在显著关联
研究数据显示,病程较短(半年内)的抑郁症患者中,大约 6% 会出现残余症状;当疾病持续半年至一年时,这一比例上升至 18%;而病程延长至 1~2 年,残余症状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到 32%;对于那些抑郁症状持续超过两年的个体,残余症状的发生率进一步攀升至 44%。
残余症状的存在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康复难度,而且与较高的疾病复燃风险相关联。相较于没有残余症状的患者,带有残余症状的个体在两次重性抑郁发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可能更短,并且自杀企图及物质滥用的问题更为突出。
2
长期遭受慢性抑郁症困扰的患者可能会经历人格特质的转变
在漫长的病程中,部分患者可能逐渐适应并内化了抑郁所带来的消极认知模式,认为生活灰暗、自我价值低下是常态,这种错误的认知结构会降低治疗效果,阻碍病情的有效恢复。
3
慢性抑郁症还加剧了患者并发或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风险
长时间未能得到充分缓解的抑郁情绪,可能导致患者更加易于产生焦虑、担忧、恐惧甚至绝望感,从而使得共病焦虑症的情况增多,同时也会提高自杀行为和自伤倾向的风险。
03
坚持治疗是关键

1
药物治疗
当前可供临床选择的抗抑郁药物种类繁多,但选用何种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这里特别提醒两点核心信息:
首先,抗抑郁药发挥作用需要时间。
通常在开始用药后的 2 至 4 周,患者会感受到初步改善,而药物达到充分疗效可能要耗时 2 至 3 个月,老年患者则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因此,请务必耐心等待,切勿未经医生指导自行更换或停用药物。
其次,对于慢性抑郁症的管理,关键在于长期、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即使症状有所缓解甚至消失,也应维持原治疗计划,任何调整治疗方案的决定都应在与医生充分沟通后进行,避免因擅自减药或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2
心理治疗
慢性抑郁症可能会导致个体人格特质发生不良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在患病前就已存在易情绪波动、焦虑、固执、抵触等倾向。而通过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分析系统(CBASP)这类结合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疗法的心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重塑健康的人格模式,对疾病康复至关重要。CBASP 的核心理念是帮助患者认识并改变他们对自我、他人以及环境的消极认知模式和无意识的行为习惯,着重于当下时刻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明确的认知行为技术来解决患者的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节障碍及功能受损等问题。
另外,有研究显示,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较单独使用药物或心理治疗更为优越且效果持久,能显著降低抑郁症的复发率,并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所以在面对抑郁症的治疗时,药物与心理双管齐下的策略常被视为最优解。

最后,慢性抑郁症相较于急性期的抑郁症治疗起来更为复杂且挑战性更高。
为了有效避免病情进展至慢性阶段,帮助各位患者朋友尽早康复并提升生活质量,我们诚挚地提醒广大病友及家属,在面对可能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务必摒弃 " 避而不谈 " 或 " 盲目求医 " 的态度,一旦察觉到抑郁症早期的迹象和症状,应当迅速采取行动,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科学、规范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郝伟 , 陆林 . 精神病学 ( 第 8 版 )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陆林 . 沈渔邨 . 精神病学 ( 第 6 版 )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刘苏佳 , 高瑜 , 张寅 , 等 . 病理性人格特质维度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 J ]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 ( 9 ) :4.
3.Kriston, L., von Wolff, A. & H ö lzel, L.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eutic, pharmacological, and combined treatments for chronic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 METACHRON ) . BMC Psychiatry 10, 95 ( 2010 ) .
来源:【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本文 K19康复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qq023.com:19999/?id=46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