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微博上,一条关于食物相克之说的微博被网友们争相转发,转发量近250万条。而微博中提到的都是一些家常菜,如土豆烧牛肉、小葱拌豆腐、豆浆冲鸡蛋等。这些食物相克之说,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依据?不少网友对此提出了质疑,希望得到科学的结论。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名营养师,对于微博中的观点,他们进行了批驳。
土豆烧牛肉 吃了真有害?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少吃这些菜”。记者在微博中搜索发现,这条被网友热传的微博列举了9种不能同吃的食物搭配。这9种搭配分别为:土豆烧牛肉、小葱拌豆腐、豆浆冲鸡蛋、茶叶煮鸡蛋、炒鸡蛋放味精、红白萝卜混吃、牛奶与橘子同食、白酒与汽水同饮、吃肉时喝茶。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家常菜和饮食习惯,“里面有我最爱吃的菜啊”。这条微博让网友无所适从,不少网友留言表示,以后要少吃,更有网友称“以后坚决不吃了”。但更多的网友对这些说法提出质疑,“等求证”,“说出科学根据,否则凭什么相信这些东西不好要少吃,不要在这里误导大众。”
这个是悖论 反有误导之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通过电子邮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范志红认为,网友在面对这些食物禁忌谣传时,提出五个质问就可以作出基本判断。质问一:这种禁忌的始作俑者是谁?是否专业人士?质问二:这种禁忌的理由是什么?符合常理吗?符合逻辑吗?质问三:这种禁忌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是否以偏概全?质问四:完全遵守这种禁忌,是否有可能?质问五:如果违反了这种“禁忌”,能有多大危害。
她告诉记者,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绝非食物禁忌所能概括的。应当说,吃不合体质的食物,或者营养搭配不合理,或者食用量不合适,就是损害健康的吃法。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饮食上的顾忌也有很大差异。这种绝对、统一的禁忌说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它们会误导人们偏离健康饮食的大方向,影响膳食多样化。
点评
这9种搭配 个个对人没害处
昨日,在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从事营养学工作20多年的高级营养师刘莉表示,微博中食物相克的说法太绝对,“任何食物的摄入都有一个量的问题,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区别对待”。针对微博中列出的几种不能同吃的食物搭配,她向记者一一进行了分析。
土豆烧牛肉
相克理由:因为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时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引起胃肠消化吸收时间的变长,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
分析:如果按照这一逻辑,那么以后米饭、面条等都不能和肉、蛋不能一同食用,只能吃完一种再吃其他的,而这显然是荒谬的。
小葱拌豆腐
相克理由: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会结合成草酸钙,造成人体对钙的吸收困难。
反驳:小葱中的草酸和钙结合沉淀后,进入血液中的草酸就少了,反而会减少患结石的风险。而且大部分绿叶蔬菜中都含有草酸,小葱中所含的草酸,对豆腐中的钙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
豆浆冲鸡蛋
相克理由: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失去二者应有的营养价值。
反驳:这个说法有存在的可能性,前提是豆浆是生的。但这种蛋白质不耐热,如果把豆浆煮熟,再和鸡蛋一起吃就没问题了。
茶叶煮鸡蛋
相克理由:茶叶中的酸性物质与鸡蛋中的铁结合,会刺激胃,且不利于消化吸收。
反驳:鸡蛋中的铁含量并不高,煮茶叶蛋时发生上述反应的机会基本上为零。
炒鸡蛋放味精
相克理由:鸡蛋本身含有许多与味精成分相同的谷氨酸,所以炒鸡蛋时放味精,不仅增加不了鲜味,反而会破坏和掩盖鸡蛋的天然鲜味。
反驳:这个说法有一半正确,炒鸡蛋放味精纯属浪费,但不会对味道有特别的影响,更不会有相克。
红白萝卜混吃
相克理由: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但红萝卜中却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它会大大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
反驳:所谓“酵素”,就是“酶”,由于酶非常怕热,在炒菜过程中,它们已经失活了,不会引起维生素C的严重损失。
牛奶与橘子同食
相克理由: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先与橘子中的果酸和维生素C相遇而凝固成块,影响消化吸收。
反驳:胃酸PH值是1~3,果酸根本达不到这个浓度。而且蛋白质要遇酸变成乳状物质才容易被吸收,吃牛奶和橘子反而有利于吸收。
白酒与汽水同饮
相克理由:因为白酒、汽水同饮后会很快使酒精在全身挥发,并生产大量的二氧化碳,对胃、肠、肝、肾等器官有严重危害,对心脑血管也有损害。
反驳: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汽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两者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吃肉时喝茶
相克理由:因为茶中有大量涩味的单宁类物质,会和铁结合,降低它的吸收率。
反驳:这个道理,只有在茶很浓、喝得很多的时候才成立。但茶水里面并没有那么多的单宁,如果膳食中有猪牛羊肉等红肉,就更不必担心,因为肉里面的血红素铁吸收根本不受单宁的影响。
记者 刘敏
网友声音
网友“龙吟静水”:这是为啥呢?土豆烧牛肉多经典的一道菜!?这世界变化就是快啊。
网友“Rz丶朵颜么么”:喝酒的时候还拿汽水解酒呢,以后谁敢呢?
网友“酱丫头”:伤不起,都是我爱吃的。
网友“Angel-秦”:没什么科学依据,凭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