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学时代是如何分配每月生活费的?近日,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调研部向在校学生随机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发现,大学生们的月支出在逐年递增,现在人均月支出超过800元,而其中49.2%的费用被用于维护人际关系。
大学生月均支出超800元
本次调查从10月初开始,历时20余天,由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调研部随机面向500名在校学生发放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0.2%的学生每个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之间,23.6%的人要高出1000元,人均月支出超过800元。
“物价上涨,我一个月吃饭就要多花200元。”参与调查的大二学生赵修说,大一时最贵的炒饭5元一份,能够吃得饱饱的;现在一份炒饭都涨到了7元,还总觉得吃不饱,家里给的生活费也由去年的500元上升到700元。而大三女生王莉说,去年在超市买了一双特价雪地靴花了50元,今年同样质量的最少也得65元,“一个月800块钱都用得很紧张,有时候还要靠打工补贴。”
多数人把和关系当投资
“工作上要联系和安排的人、事太多了,我这个月的话费都飙升到400元。”大二学生王周称,自从成为学校某社团组织部部长后,要频繁与学生、老师联系,他一个月的电话费就创下了历史新高。
与王周情况相似的大学生比比皆是。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们每月生活费中有20.1%被用于衣食住行方面,有10.4%被用于报名培训考试,还有20.3%的生活费花在了休闲娱乐方面,而花费在聚餐、送礼、恋爱等人际关系方面的费用占到了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的49.2%。
“昨天聚餐就花了68元。”该校某学生组织秘书处干事谢媛告诉记者,自从加入了学生组织后,几乎每周一次的聚餐已经让她的生活费严重超标。但她觉得这样的花销挺值得,至少可以帮助自己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对未来就业有帮助。”
大一学生李卓也有类似困扰:“高中同学都在全国各地求学,电话联系成了我们每晚必修课,一个星期就要花50块钱上网、打电话。”
通过调查问卷,学生们反映日常聚餐、K歌、通讯已经花费不小,若遇到情人节、同学生日、恋爱等特殊情况,花销就更大了。而多数学生也把这些和关系的花销看做对未来就业的投资。
生活来源七成人靠家庭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72.8%的人表示生活费来源主要依靠家庭,但这并没有影响高档消费品走入校园。记者从调查问卷中得知,不少大学生都热衷于购买iPhone、iPad、单反相机等电子产品。
“这个iPhone手机是我暑假新买的,花了4000多元,但是我觉得值得。”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李琳说,手机是花“血本”在父母支持下购买的,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以上网打游戏,很方便。
美术学院学生王嘉则花了父母5000多元购买一部单反相机用来实现自己摄影的梦想。
提醒
不攀比 大学生应合理安排花销
“受世俗影响,大学生们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花销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因此陷入困境。”重庆社会学家谭刚强认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的投入加大了他们日常的花费,但在学生时代,这样的花费价值并不大。真正对未来就业产生影响的,是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未来走入职场后才产生的新人际关系。如果学生将过多精力放在这方面,影响了学习,反而会影响未来就业。
他建议,学生们花家长的钱就要对得起家长的付出,合理安排花销,不攀比,明白改变命运的是知识而非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