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性手抖:社交障碍的一种表现
紧张性手抖指由于精神紧张导致手颤抖,是社交障碍的一种表现。首先我们应该将它与病理性的手抖区别开来,病理性的手抖在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次还要与老年人的手抖区分,老年人的这种手抖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脑,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
而紧张性手抖非病理性的,是心理原因所致。这种问题常常制造了一个使病人感觉到恐惧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担心工作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结果别人来到你面前时,你的手真的在抖动了。在预期性焦虑症中,引起心理反应的症状的焦虑会加剧或导致症状的产生。而症状的出现又进一步强化预期性焦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中,你被封闭起来而不能自拔。
担心自己某件事情做得不好,被人家发现以后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与评价等精神紧张,进而导致手抖,这就是紧张性手抖。那么,如何克服这种社交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种紧张和恐惧呢?请做到几下几点:
1、减少自我关注: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你所面临的具体事务上,而不要关注自己的感觉。这是很重要的。当你发现你在关注自己的脸是不是红了,心是不是跳快了,关注这类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活动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激活或强化。而你减少关注它,就可以使它得到休息,其冲动强度也就自然减弱了。为了减小对自我的关注,你要在所处的情境中学会关注你的真正的问题,比如你的应聘,你的考官,你的环境等。
2、放弃控制意图:通常我们发现自己脸红了、手抖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做出努力来控制自己的这些反应。问题是,植物神经系统的工作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受到我们的意识的控制的。所以我们越是努力去控制,就越是容易发现控制无效,结果就让自己处于紧张,甚至焦虑不堪的状态。
3、培养接受态度:要学会与症状为友。当我们发现自己欲手抖脸红时,我们不要与之为敌, 进行斗争、控制,而是要学会接受它。我们可以对自己这样说,我就是有些胆小,有些腼腆,这没什么啦。来吧,就脸红吧,就手抖吧。如果你能这样对自己说,(即自言自语),神经系统的工作就会变得强度降低,对我们的影响也变小了。而我们的对抗,则强化了它。接受它,没有关系的。与症状和平共处,必定也就相安无事了。接受的态度之下,就可以以柔克刚,以智取胜了。
TAG: 紧张性手抖,社交障碍